2016年6月29日超声微泡研究进展的研讨会-颤抖吧,肿瘤君!“纳米胶囊”让你显形爆破你!

2018-03-23


撰稿人:罗海愉  审稿人:宫琳

年来超声医学发展迅速,已经突破传统的超声波显像诊断领域,迈入“纳米”治疗新时代。

想象一下,一群包含气体的小微泡,小如头发丝的万分之一,携带特异性的药物,像一颗“胶囊”在血管里流动,直达肿瘤组织。通过加大超声频率定向“爆破”,精准治疗恶性肿瘤。小微泡破裂以后,气体经肺排出,不会损伤肾脏。

这种新型纳米超声造影剂,由北大深圳医院和今年4月引进的“三名工程” 北医三院超声介入与分子影像专家团队共同研发。近日,此次引进的“三名工程” 专家戴志飞教授再次来到北大深圳医院,出席关于超声微泡研究进展的研讨会。


戴志飞教授为北京大学工学院纳米医药与生物传感器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荣获2012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主要从事药物靶向传递和缓控释、生物材料表面修饰、分子影像技术以及纳米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研究。已申请发明专利10项,参加编写专著1部,发表论文45篇(SCI检索30篇,EI检索15篇)。

目前,医院与引进的“三名工程”团队正在合作研发新型纳米超声造影剂,不仅可以敏感发现常规影像检查不能发现的癌灶,达到早治疗的目的,而且可以利用造影剂携带特异性的药物直达肿瘤目标,在超声波的介导下定向释放,实现对肿瘤的精准、靶向、无创治疗,极大拓展了超声波的临床应用范围。这项研究预计在3—5年内就可以在临床进行应用。

戴志飞教授与北医三院王金锐教授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此前共同完成了一项新成果:在一个纯金的外壳里,装着高分子材料做成的核,放大若干倍看就像一枚枚“金蛋”。但实际上这些“金蛋”非常小,20多个排在一起才有一根头发丝粗。它们会被注入癌症患者体内,钻入癌组织中,帮助癌症的诊断和治疗。

阅读4
分享